您好,欢迎访问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官网!
  • 官方微信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学校概况>>学校简介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机构沿革(2008年-2017年)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7-12-16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于2008年7月由原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荆门市财经学校实施资源整合组建而成。
       为加强和促进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经荆门市委、市政府批准,2008年7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编发[2008]39号”文将荆门市原市直的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荆门市财经学校实施资源整合,组建荆门职业教育集团。2010年8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荆编办发[2010]26号”文批复,将荆门职业教育集团东、西两校区合并,组建湖北信息工程学校,隶属荆门职业教育集团管理。
       一、原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原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于2000年6月30日由中南化工学校与荆门市工业学校合并而成。
       中南化工学校创建于1974年,创建之初校名为荆襄磷矿矿务局技工学校。1978年更名为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1994年在技校的基础上开设普通中专教育,校名为中南化工学校。
       荆襄磷矿矿务局技工学校。1974年8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新建荆襄磷矿矿务局技工学校(鄂革[1974]74号),开设采矿、矿山机械、汽车司机等专业,学制两年,规模400人。1976年校址迁至荆襄磷矿矿务局大峪口三公里处,1977年,学校移至荆襄磷矿矿务局招特所。1974—1977年,学校批办之初,招生人数少,居无定所,校领导几次变化,教职工人数少且不固定,无职能科室,此阶段为初创时期。
       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1978年12月,化学工业部批准了荆襄磷矿矿务局技工学校扩初设计([78]化劳字第1078号),校名定为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隶属化学工业部,由荆襄磷矿矿务局代管,学校规模为600人,专业设置以选矿为主,适当设置其它专业。1979年5月学校按扩初设计要求选址钟祥县胡集镇金山6号。1979年8月,经化学工业部批准([79]化基设字第280号),学校规模为600人,教职工定员120人,专业设置为选矿、采矿、矿机、汽修四个专业。1978年—1982年,学校因基本建设停止招生。部分教师分别赴沙洋师范学校、荆襄电大进修或学习。1982年7月,学校恢复招生。1984年,根据全国化工行业建设发展需要,化学工业部将学校管理权收回,并划归化学工业部化学矿山总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学校党组织关系仍由荆襄磷矿矿务局代管([84]化教字0649号)。1984年8月,化学工业部明确学校为县团级单位([84]化干综字第492号)。
       中南化工学校。1994年4月,化学工业部批准同意在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的基础上设置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名定为“中南化工学校”,学校原隶属关系不变(化教发[1994]291号)。荆门市工业学校是在荆门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易地新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1981年6月至1998年12月,学校四改校名。
       1981年6月14日,荆门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荆门县工业学校(荆政办[1981]57号)。学校的主管部门为荆门县经济委员会,其目的是培训全县中小型厂矿企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管理干部。校址定为荆门县大桥巷8号,占地10.8亩。
       1983年12月6日,荆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荆门县工业学校”更名为“荆门市工业学校”,其他规定不变(荆办函[1983]1号)。
       1986年11月25日,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荆门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鄂教职[86]70号)。学校的主管部门为荆门市经济委员会,教学业务上接受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批准开设经济管理、机械制造、化工和建筑材料四个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学制两年,其他专业学制三年,规模为450人。
       1988年7月20日,学校向市经委报送第一份办学呈文《关于兴办荆门市工业学校的调查报告和建议》。1989年8月30日,荆门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荆门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机构级别明确为相当副县级(荆编机[1989]144号)。
       1995年5月22日,省教委、计委批准成立荆门市工业学校(鄂教计字[1995]058号)。学校的主管部门为荆门市经济委员会,同时接受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业务指导。批准开设机械制造及工艺、化工工艺及设备、建筑材料、电子计算机、食品加工工艺及设备、工业企业管理专业,除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学制为三年外,其他专业学制为四年。
       1998年7月,因国务院机构改革,撤消化学工业部,原化学工业部中南化工学校被划转到湖北省(国办发[1998]21号)。同年12月3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位于钟祥市胡集镇的中南化工学校划归荆门市领导和管理(鄂政函[1998]200号)。1999年1月2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中南化工学校归口市经贸委管理,并与荆门市工业学校联合办学(荆政办函[1999]3号)。中南化工学校开始从钟祥市胡集镇整体向荆门市月亮湖路40号搬迁。
       2000年6月30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中南化工学校与荆门工业学校合并,新校名为中南化工学校,同时保留荆门市工业学校、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荆门市城乡高级中学牌子,两校从人、财、物方面实现了整体合并。
       2004年11月,学校隶属关系变更,改由荆门市教育局领导和管理(荆编发[2004]38号)。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2008年7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编发[2008]39号”同意将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与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荆门市财经学校的办学资源进行整合,组建荆门职业教育集团。
       二、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为优化市直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荆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荆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两校而成的。1995年6月5日,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将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市成人中专合并成立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批复》(荆机编[1995]18号)文件,同意市职教中心与市成人中专合并,成立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时对外仍保留成人中专学校的牌子。级别明确相当正县级,隶属于市教委领导。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前身是荆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荆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荆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72——1995)随着办学培养对象和目标的不同,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小学教育——荆门县城关镇塔影小学(1972——1980)。荆门县城关镇塔影小学是为解决塔影桥附近大修厂、机械厂、水泥厂、电机厂职工子女上学难,于1972年在塔影桥旁(现塔影路6号)投建的,起初名为东方红小学(后改名为红旗小学)分校。1972年秋季,东方红小学三年级学生迁入新校区,1973年9月建成8间教室,16间教工宿舍,9月正式招收学生。1974年从东方红小学(红旗小学)独立出来,成为一所民办公助的小学。1977年塔影小学戴初中“帽子”,招收2个班初中一年级学生,并改名为“荆门县城关镇塔影学校”。
       第二阶段:中学教育——荆门市第二中学(1980——1985)。荆门市第二中学是1980年荆门市(县级)建立后,由原塔影学校改办的。原塔影学校小学生转入红旗小学,原红旗小学戴帽初中班学生转入市二中,学校收归荆门市(县级)管理。1980年开始招收高中生,荆门市二中成为一所“完中”。1983年,荆门县升格为地级市后,学校收归荆门市教育局管理,仍保留荆门市第二中学名称。84——85学年度,发展成具有12个初中班、8个高中班1110名在校生规模的学校。
       第三阶段:职业教育——荆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85——1995)。1985年3月23日,市政府办发[1985]15号文《关于对市二中、江汉中学请示的批复》同意将“荆门市第二中学”改为“荆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荆门市塔影职业高级中学”,标志着学校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                                              
       1989年8月,市编委发文明确学校相当于副县级单位。
       荆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75——1995)
       荆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人教育的雏型——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75.8——1981)。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荆门县委、县革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又称“七·三0”指示)和湖北省委、省革委会的要求决定创办的。1975年8月,荆门县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创办 “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启用公章的通知》(荆革[1975]45号):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决定创办 “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隶属县委、县革委会领导。现刻制木质公章一枚,从即日起启用。该文件下发标志着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由总校和四个分校组成。总校设在国营十里牌林场(1976年春迁至杨家窝3号,即现校址虎牙关大道42号),农学分校设在县属革集原种场,林学分校设在国营十里牌林场,水电分校设在团林区水力发电站(后迁至白石坡),农机分校设在团林区拖拉机站(后迁至掇刀农机修配站)。1976年10月,增设卫生分校,由县卫生局主管。卫生分校有2个校区。沙洋人民医院校区,招收新医班1个47人;栗溪卫生院校区,招收中医中药班1个44人,学制均为1年。1979年秋,农学、林学、水电、农机四所分校与总校脱钩,卫生分校停办,总校独立招生。
       第二阶段:成人教育的调整期——荆门县(市)农民技术学校(1979——1984)。1981年7月,荆州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将“荆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更名为“荆门县农民技术学校”,由县教育局管理日常事务工作。1983年,因行政区划的变更,荆门县从荆州地区行署独立出来,升格为地级市。荆门县农民技术学校更名为荆门市农民技术学校。
       第三阶段:成人教育的巩固期——荆门市农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84——1995)。1984年11月29日,省教育厅、省计划委员会联合发文(鄂教高二[1984]083号)同意将“荆门市农民技术学校”改为“荆门市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荆门市农民中等专业学校(1984——1986),隶属于荆门市教育委员会主管。1987年1月24日,省教育委员会以鄂教高二[1987]001号文件,批复荆门市农民中专更名为“荆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989年8月,市编委发文明确学校相当于副县级单位。
       第三节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5——2005)。1995年6月5日,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荆机编[1995]18号文件,决定将市职教中心与市成人中专合并,成立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明确学校相当于正县级单位。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后,原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区(虎牙关大道42号,前为虎牙关大道32号)称为校本部,原市职教中心校区(塔影路6号,前为塔影路4号)称为校分部。1995年秋季启动分部向本部的搬迁,2000年秋,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2000年秋季,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原市职教中心校区(塔影路6号)从市职业中专剥离出去,移交给新成立的“荆门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为应对全国中职招生滑坡,学校拓展办学面向,1999年秋,经市教委批准,开办普通高中教育,校名为“荆门市实验高级中学”。 2002年6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在实验高中办往届毕业生复读班,名称为“荆门市社会青年高考补习中心”。至此,学校为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
       2000年3月26日,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处理市农业科技学校问题的会议纪要》决定:将由原市水利学校、市林业学校、市机电工程学校、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经济管理函授学校荆门分校合并的于1997年9月组建的荆门市农业科技学校撤销,“关闭学校,保留牌子;剥离主体,并入职教;人员资债,集中处理。即:将目前的教学区(原市水利学校,含预制厂)的土地、资产、在校学生、部分教师和债务剥离出来,整块移交给教委,并与市职教中心合并。其余土地、人员和资债由工作专班统一进行处理”。
       2000年秋,市政府决定将原荆门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改为市象山中学北校,该校中职学生及部分教师并入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2008年7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编发[2008]39号”同意将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荆门市财经学校的办学资源进行整合,组建荆门职业教育集团。
       三、荆门市财经学校
       荆门市财经学校的前身为荆门市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为了发展荆门财政教育事业,促进荆门经济发展,1984年12月至1985年10月,荆门市财政局分别向荆门市编制委员会、湖北省财政厅提出请示,在荆门举办一所财经类中专学校,面向荆门及鄂西、鄂西北地、市、州财政税务系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中等财经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1984年12月1日,荆门市编委以“荆编[1984]168号”文同意成立“荆门市财政学校”; 1985年12月12日,湖北省财政厅以“(85)鄂财政字第849号”文向省教委提出建立“湖北省荆门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报告。同年12月17日,省教委以“鄂教职[1985]090号”文回复省财政厅,批准举办“荆门市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9月,荆门市财政局在城西距市中心1500米的罗汉山旁征地79764平方米,用作校园规划和建设。10月,荆门市财政局组建建校班子,局长焉红庆任筹建组组长,副局长董义德任副组长。1985年12月,原湖北省教育委员会以鄂教职[1985]090号文同意举办荆门市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开设财政税务、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三个专业,学制两年半,在校学生规模定为400人。招生对象为全省财税系统的具有初中毕业实际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工龄的在职职工,招生工作在省统一计划安排下进行。学校由荆门市财政局主管。第一届59名学生于1985年9月15日借用原荆门市农民中专学校(今荆门市职业中专)教室正式上课。1986年2月,学校教学楼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建造完工,学生迁回本校上课。1989年8月,市编委以“荆编机[1989]145号”文同意市财税职工中专学校机构级别为相当副县级,设立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保卫科、招生毕业生办公室、计财处、干训处等内设机构。
       1995年3月,原省教委、省计委联合下发鄂教计(1995)025号文,将“荆门市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改办为“荆门市财经学校”,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性质,由荆门市人民政府领导,荆门市财政局主管,同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设置财政税务、会计、工商管理、审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六个专业。学校主要招收应届初中生毕业生进行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建设者。办学规模定为960人。学校改办后,仍承担在职职工培训任务。1997年4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机编[1997]18号文批复该校机构级别为相当于正县级,设立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政保处、总务处、招生毕业生办公室、计财处、培训处等内设机构。1997年9月,荆门市委组织部以“荆组[1997]27号”文同意成立“中国共产党荆门市财经学校委员会”。
       根据市人民政府(2004)16号《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编发[2004]61号”文,将学校由市财政局管理调整为市教育局管理,其机构级别、经费性质不变,在编人员整体划转。
       2006年1月11日,荆门市教育局以“荆教职成[2006]2号”文,同意在荆门市财经学校的基础上设立荆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荆门市财经学校与荆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3月16日,荆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中章、市教育局局长杨想森等领导出席挂历牌仪式。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2008年7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编发[2008]39号”同意将荆门市财经学校与原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资源进行整合,组建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同时,将荆门市财经学校更名为“荆门教育学院”,与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合署办公,实行资源共享。
       四、荆门职业教育集团(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上述三所市直中职学校组建成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后,市政府以土地收储、校区置换的方式把原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十里牌校区划给荆门职业教育集团。根据荆门市编制委员会批复意见,组建荆门职业教育集团,保留“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牌子;将荆门市财经学校更名为“荆门教育学院”,与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合署办公;荆门职业教育集团设立管理委员会,下设东(原市职业中专)、西(原荆门职院十里牌校区)两个校区,分别设立校务委员会;荆门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名(相当于正处级),副主任3名(相当于副处级),另设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党委书记1名(相当于正处级),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各1名(相当于副处级)。2009年8月,职教集团完成专业、教学设施和师资三大资源整合,形成了东校区以幼师旅游、财经综合、对口升学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示范培养培训基地,西校区以数控、机械加工、计算机、电子电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的办学格局。
       2010年8月,为进一步推进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荆门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荆编办发[2010]26号”文将荆门职业教育集团东、西校区合并,组建湖北信息工程学校,隶属荆门职业教育集团管理,挂“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北化学矿山技工学校”牌子。荆门职业教育集团和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14年8月,荆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荆编文【2014】27号”文调整湖北信息工程学校管理体制,实行荆门职业教育集团、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为市教育局属的正处级事业机构;核定荆门职业教育集团、湖北信息工程学校管委会主任(校长)1名(正处级),党委书记1名(正处级),管委会副主任(副校长)3名(副处级),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各1名(副处级);在荆门职业教育集团、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处、体卫艺处、中职部、中职升学部、高职部、实训处、培训部、技能鉴定所、招生就业处、学生资助中心、总务处、安全处。
       2015年6月,荆门市教育局以“荆教发[2015]17号”文批复在荆门职业教育集团设立荆门市掇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荆门市掇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由掇刀区人民政府主办,掇刀区教育局主管,荆门职业教育集团代管,主要承担掇刀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
       2016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函 [2016]33号”文批复设立荆门职业学院。根据荆门市委、市政府意见,荆门职业学院与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一体化发展。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位于荆门市掇刀区军马场路1号,校园占地603亩,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两亿元。在编教职工418人,专任教师337人,开设16个专业,其中数控、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4个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在籍学生5000余人。
       学校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成才,让每位家长都感到满意”为办学理念,以“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科学管理,面向市场,创特促优”为办学思想,以“厚德精技,致知力行”为校训,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实施规模化、集团化办学,广泛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行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相互沟通,互为补充,保证学生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办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上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奠定了学校改革发展基础,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2008年以来,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29项。为社会培养优秀毕业生近万名,毕业生就业率98%。

录取查询

扫一扫,查询结果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